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说:“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,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——医生、律师、艺术家、大商人, 甚至乞丐或强盗。”
这个观点虽然过分强调了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,但也不无道理。
比如这位培养6个孩子全部上哈佛耶鲁的妈妈,她就用自己的方式,造就了子女的光明前途。
她叫全惠星,被誉为“韩国首席妈妈”。她的6个子女全部是成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博士。他们毕业后,分别担任著名大学的教授、院长和美国白宫卫生部长助理等要职。《纽约时报》评论:“这个成功的家庭,可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相媲美。”
她的教育理念有哪些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呢?
先有好身体才有一切
全惠星女士的大儿子出生后,身体一直很弱,每个月至少要去十多趟医院。于是她下定决心要让孩子的身体变得强壮起来。
她的做法是让孩子洗冷水澡。先从用凉水洗四肢开始,等娃适应了,再慢慢调整洗澡水的温度,直至能适应洗冷水澡。从那以后,大儿子再也没有发过烧。同样的方法锻炼后面的五个孩子,结果她的孩子全部几乎很少得病。
其实,这种锻炼身体的方法,很多伟人都曾经用过,只是方法不同。比如著名的宋氏家族,宋庆龄的父亲,也用类似的方法锻炼过孩子们的意志力和身体。
特别是要应对以后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生活,没有了健康的身体,一切都是零。
全惠星的大女儿、现任韩国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的庆信深有感触地说:在大学里,与同学们相比,我并不聪明,但我强壮的身体,使我能够在实验室里连续待上两天两夜而不休息,这是我成绩名列前茅的原因。母亲对我们进行的强化身体训练,就像给我们身体里安装了一台超强马力的发动机,使我们能够长期工作而不疲倦。
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,更应该成为引导者
心理学研究表明:6-7岁的孩子,最需要的是:学习、认知、模范。而对孩子来说,他的第一个模范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。他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,需要父母去引导他们。
而且父母的引导,关系着孩子世界观,价值观,人生观的形成。但若是父母不能引导孩子,那将起不到这样的模范作用。
所以,我们首先应该做好自己,父母好了,孩子跟着也就好了。这就是榜样的力量,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。
因此,全惠星认为:“仅仅有能力养育孩子,却没有能力引导孩子的父母,并不是合格和优秀的父母。”故而她从不因孩子放弃自己。
比起“你学习吧”,更有用的是“我们学习吧”
有很多家长,自己看着电视,打着游戏,却吆喝着孩子去写作业。其实,只要家里有学习和阅读的氛围,就不愁孩子不喜欢学习。
当学习变成像吃饭,睡觉一样很自然的习惯时,一切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。
夫妻恩爱是最好的家教
之前我一直觉得对孩子安全感的给予,一定是需要爱、接纳和陪伴。但却不曾想父母的关系对孩子的安全感形成也很重要。
有个妈妈向我求助,说是他们家孩子都4岁了,还是喜欢吮吸手指,现在手指都变形了,还是无法制止她。而且孩子仿佛都感觉不到疼痛。
后来仔细询问下,我才了解到原来她和老公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。我想这也许就是孩子焦虑和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之所在。
当孩子看着自己最爱的两个人恶语相向,横眉冷对的时候,他的世界该有多么地灰暗。如此这般,又哪来的安全感?
因此,夫妻关系和睦,真的对孩子很重要。
父母的教育理念要一致
经常听到有些夫妻之间相互抱怨对方教育孩子的方式,而且是当着孩子的面争执。这不仅会影响到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,还会让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。
比如妈妈说必须写完作业才可以看动画片,但爸爸却觉得应该先看动画片休息一下,再去写作业。那这个家庭的规则到底是什么呢?
即使对方真的有做的不好的地方,也应该俩人私下去商定,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争执。另外,为什么生孩子前,不去沟通下各自的教育理念呢?虽然作为父母可以无证上岗,但也不能没有一致的教育理念。
与孩子聊天很重要
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比如女孩子收到小纸条不知该如何处理,男孩子觉得遗精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。那么此时他们就需要父母的引导。
可是现实却是,很多孩子不愿意去跟父母沟通。这大多都是因为他们觉得跟父母说了也是白说。要么理解不了自己的想法,要么给不出建设性的意见,要么是压根就没这个习惯。
所以,我们就要学会从小保持跟孩子聊天的习惯,然后还要不断地完善自己,争取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最好。
想想我们很多时候是不是诉说无门?觉得跟父母无话可说,却又不知该对谁说?在遇到人生抉择时,多么希望父母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。也许这些你的父母不曾给予你,但你想你的孩子拥有的吧?
因此,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其实也是别人家的父母花心思培养出来的。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引导者很重要,榜样也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