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帆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38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全球每年3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,1/3案例在中国

[复制链接]

5241

主题

5315

帖子

129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9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10-9 14:12:50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| 来自浙江


10月8日是寒露节气,预示着深秋的来临,冬天也不再遥远。而每到冬季,空气质量的关注度就会急升。今天DT君推荐世界卫生组织(WHO)最近发布的一份和空气污染有关的报告。全球哪些国家和地区的PM2.5超标严重?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和死亡又有多少呢?
报告要点:
世界卫生组织(WHO)9月27日发布了一份名为《空气污染:全球暴露评估和疾病负担》的研究报告,指出“全球空气污染不断加剧,且强度惊人,对经济情况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。卫生进入紧急状态。”
紧急到了个什么程度呢?从总体上来看,该报告给出了如下结论:
全球92%的人口居住在PM2.5超标的地区。
环境(室外)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世界300万人过早死亡。
全球90%的空气污染相关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。
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的影响要大于其他任何污染物。
全球92%人口居住在PM2.5超标地区
报告使用了WHO与英国巴斯大学合作开发的空气质量模型,所依据的数据源自卫星测量、大气输送模型以及覆盖3000多个城乡地点的地面站监测器。
该模型仔细校准来自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以最大限度提高可靠性,根据人口和空气污染水平以约为10公里×10公里的网格分辨率对国家空气污染暴露情况进行了分析。结果显示,中纬低度的亚洲、非洲地区的空气污染尤为严重,除此之外,部分欧洲地区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区。

模型证实,世界92%的人口生活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水平超过《世卫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指南》对直径小于2.5微米颗粒物(PM2.5)限定的年平均值——10微克/立方米。
PM2.5包括硫酸盐、硝酸盐和黑碳等污染物,它们能深入到肺部和心血管系统,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风险。
300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
报告估计,2012年估计约有300万人死于室外污染,若加上室内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,估计总人数约达650万,且该趋势仍在持续。2012年,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的过早死亡中约72%是因为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所致,14%是因肺癌所致,14%是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所致。

而在中国,因空气污染死亡的100多万人中,中风449373例,缺血性心脏病257638例,肺癌228479例,其他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。有些死亡可能同时由一种以上风险因素导致。例如,吸烟和环境空气污染都会导致肺癌。其中某些肺癌死亡本来是可以通过提高环境空气质量,或减少吸烟而得到避免的。
中低收入水平国家空气污染最为严重
值得注意的是,全球90%的空气污染相关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,且近三分之二在东南亚区域和西太平洋区域。
WHO算出了各国的平均污染值,虽然没有公布具体排名,但还是能够看出,日本每立方米空气中PM2.5的平均值为13微克,与欧洲各国持平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的中国为54微克,印度为62微克。朝鲜则被推定为27微克。
文中列举了居住人口超过1400万的大城市的PM10水平,印度的德里拔得头筹。中国的北京、上海“相形见绌”,居然并不算“高水平”。

但报告中的全球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库中同时提及,中国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中前八个均位于河北省,而且已成PM2.5污染重灾区。
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的影响最大
WHO研究称,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的影响要大于其他任何污染物。它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硫酸盐、硝酸盐、氨、氯化钠、黑碳、矿物粉尘和水。它包括悬浮在空气中的有机和无机物的固体和液体复杂混合物。最有损健康的是直径10微米或更小的颗粒物(≤ PM10),能渗透并深深嵌入肺部。长期暴露于这些颗粒物可能导致罹患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,以及肺癌。
报告推算,如果将目前许多发展中城市常见的年平均每立方米颗粒物质浓度(PM10)从70微克降到世卫组织的指导水平20微克/立方米,则可使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死亡减少约15%。然而,即使在欧盟,许多城市的颗粒物质浓度符合指导水平,但估计因暴露于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物质,平均期望寿命仍会减少8.6个月。
除此之外,严重的健康风险还来自暴露于臭氧、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。同颗粒物质一样,浓度最高的通常主要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地区。臭氧是导致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主要因素,而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也会导致哮喘、支气管症状,肺部炎症和肺功能下降。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千帆移动开放平台  

GMT+8, 2024-6-16 12:5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