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很多人问我怎么想创意啊 一般我都会回答 这玩意得靠自己 没法教 事实上还是有一些训练方法的 今天就来分享我个人觉得非常厉害的 创意训练的50个方法
^ _ ^
1、杯子与苍蝇 这个训练来自于詹宏志的《创意人》。他称之为反分析训练,我们也可以叫做共通点训练。其基本思路是:试图找出两个不相干事物的共通之处。
第一步:花10分钟,找出杯子与苍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;
第二步:花10分钟,为杯子和苍蝇找一些有用或有趣的组合。
以上两个答案都越多越好,而且可以荒唐一些,为了保证思维的流畅性,你尽管写下一切想到的东东。 关于杯子和苍蝇的共通点,乍一看会有点摸不着头脑,等你适应了这类题目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,比如它们都是敞口的,都不穿衣服,都经常出现在餐桌,如果落在头上都会让人不快……。
关于杯子和苍蝇的组合:比如印一只假苍蝇的在杯底,每个人喝完咖啡都吓一跳,这可能是个会流行的恶搞产品。
再比如它们的组合可以讲笑话,有这样一个著名的笑话,就是以它们为主角的。 是在餐厅里吃饭的时候,突然发现在你的杯子里有只苍蝇………
日本人:(严肃的)把你们老板找来,我要投诉!!!
英国人绅士,一声不响的掏钱再买一杯
德国人一丝不苟,要求侍者换一杯
中国人宽容的没话说(谁没有错的时候呢,)将苍蝇挑出去后一饮而进
法国人根本没发现,光顾看窗边坐着的美女啦
美国人很幽默:“小姐,在我们美国是这样上咖啡的,先上咖啡,再上牛奶,再上方糖,最后上苍蝇,你喜欢多少加多少。”
做过这个训练,你就可以自已找很多事物来练习了。下一次,请你试着找一下风筝和高速公路有哪些共通点,又有什么有趣的组合?(这是有一次我坐在车上无聊,自已练习的题目:)
2、电影后想 看完一部电影,和朋友相互提问,关于一些关于画面上很细节的问题,看看自己能记得多少。
比如,看完《疯狂的石头》,可以提问: 1、在搬家那场戏中,道哥他们都搬出了什么家具? 2、当包世宏和女友坐在江边,女友穿的什么衣服? 3、最后的写字楼的前台服务生长的什么样子?当时台面上还摆放了什么东西? ……
每部电影都可以这样来训练和温习,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
首先,我们需要细节,因为细节是创意的材料。
而且,细节往往是画面思维,而不是文字思维所能提供的。
因此,这样做可以不断训练你对画面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,为创意积累原料,等到需要创意时就有源源不绝的素材啦:)
广告百货:大家可以用最近上映的电影来试试。
3、灵感纸(idea papers) 所谓灵感纸,其实不是纸,而是记录灵感的小本子。灵感纸是偶发明的叫法。因为对我来说,它最初就是一张纸,后来想记的东西多了,才慢慢成为小本子。 在蓝色创意有一个基本专业动作,就是笔记本。也就是说,每一次开会、讨论等等,一定要带笔记本出席,这样才能记录当时的一些信息和观点,也有利于自己思考时画来画去。而不是每次讨论都临时抓过来几张纸。
我想,光是笔记本还不够,一个真正的创意人,应该还有一个灵感纸。 首先,我不相信灵感这种说法。我认为一个创意人不能象艺术家那样空等着灵感乍现。灵感是不可信的,否则,我也不会这样重视对创意的训练了。
所以,这里的灵感是指偶尔会有的一些想法,尤其是有时为周围的事物所触动,一定会有一些想法。而如果那些想法不赶快记录下来,会很快就跑掉的。
尽管当时认为:“这很空易记嘛,相信我,一定不会忘的。”可是晚上再回想着想去记下来的时候,就一片空白了。只因为少了当时触发的事物,所以那想法也不会轻易回来叩门了。我有几次这样的教训,所以才相信了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这个说法的重要性。
当然,世界上好多创意的天才,——不仅是广告大师们,也都有这样的小本本哦,可以说这是每一个创意人的秘密武器哦!
尽管当时觉得麻烦,其实这是最省事的方法了。 也经常看到一些故事,说有些名人,把一时的灵感记在手机上、餐巾纸上、甚至衣袖上,还有一个人喜欢到处旅行,所以他就把想法记在一张张的明信片上,然后寄回自己的公司。
基本上这都是没有灵感纸,所以用其它东东来“救火”的好办法。 灵感纸一定要小,可以放在口袋里。而且最好有只同样小的笔。
这些东西不是太容易找,不过在一些文具店、礼品店或大超市总能找得到。
拥有了灵感纸以后,不要急于把它写满,就到处去抄东西。好东西,当然可以抄一下,只是不要急于求成。最重要的是不能三天的热情,过后,就让本子躺在抽屉里睡觉了。
这个训练的方法,很简单,但是又很难。
所以这是一个真正的训练,应该坚持下去。
4、词的接力 有一次,正和Ruth讨论创意,她突然说,“我们来做个游戏吧!”
“是什么游戏?”我好奇。
“来!”Ruth拿过笔,在纸上写下了一个词:“黑色”。
Ruth说:“从这个词,你一个一个的联想下去,比如从‘黑色’想到‘头发’,从‘头发’想到‘洗发’……,不用多想,想到了尽管写下来,飞快地写下去!” 于是,我们在一张纸上写下:
黑色——头发——洗发——溪水——鹅卵石——鱼——大海——帆船——哥伦布——土著……
Ruth说:“其实每个人写的都会不一样,这就提供了创意的很多切入点,你可以写很多,按这种细索写几条,结果就有很多变化。如果产品的卖点是‘黑色’,那你可以在任何一个联想到的词那里找到切入点,而不是总在原地打转……”
“哇,真像一个词一个词在跑接力。”
我觉得这是个有魔力的训练,所以始终念念不忘。
5、手机牌汽车 请试着用手机的原理/现象来改造汽车。 手机能随身带——发明一种能放在裤兜的汽车
手机能充电——发明能充电的汽车,这样就省汽油啦
手机有触屏——汽车也改成完全触屏式操作(会不会出车祸?)
手机能免提——发明口头操控的车,所以坐在车里要大喊:开车!慢!加快!左转!哈……
手机可以和人保持联系,设置亲友号码——将另一辆车设置成最亲密车,随时显示那辆车的位置、情况
手机可以有不同的铃声——汽车的喇叭可以更有趣:“嘿,老板,请让一下!”
……
你也可以找到一样东西来改造你的产品或服务,相信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6、熟读《广告档案》 俗语有云:“熟读《档案》三十卷,创意会上不丢脸。”而这里的“档案”就是指赫赫有名人人尽知的《广告档案》。
从这句俗语可以看出熟读《广告档案》的重要性。
创意会上大都是高手过招,所以创意手法的多变才是这过招中至关重要的。而所谓高手之间的默契,往往也是因为相互之间所占有作品的相似性。
因为大家都看过某张稿子,所以只要稍一提到“对了,我想到XX那张稿子”,高手之间立刻心领神会,会心一笑,那确是一种美妙感觉。不用费力解释,不用介绍背景,双方已经尽领其中真意,直奔适当的表现手法而去了。
而没有熟读《广告档案》的家伙,呆坐在那里,象个木头一样,只会看着别人的创意层出不穷,大张着嘴巴羡慕不已,真是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。 读《广告档案》的方法有两种:
一是倒推策略。
从前我的同事有很多用这种方法来训练的。这个方法就是从一张稿子倒推回关于它的单一诉求点、要解决的问题等,从而推出背后的整个策略。
这样从一点发散开来,甚至可以填写出此稿当初的Brief,就象默写出了高手所习的《九阴真经》,所以很有偷窥的快感。
二是手法概括。
这是更重要更重要的方法,比第一种重要得很多很多,而真正这样做的人并不多。
这个方法就是通过一张广告能总结出它的创作手法是什么,比如比喻,夸张,图形合并等等,如果这一手法没有一个公认的名字,那就要麻烦你自己给他起个名字,从而将之放入自己的武器库内,下次再见到,就会似曾相识,到第三次就会熟练应用了。
虽说都是英文的,但用翻译软件完全可以搞定啦!而且还有影视作品,也可以用此法进行训练,真是一举两得。
7、画中人
作为一个创意人,画面感至关重要。而这种画面感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般感受,我们应该仔细打磨,使这种画面感异常的敏锐、精致、细腻,从而使画面感处于一定高度。
“画中人”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从画中走出来的人,为现实世界带来的改变。而在这个训练,我们将这个意思反转过来,让现实中的人走到画面中去,在画面里体会画面的一切细节。 具体的方法是,找到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,然后纵身跃到画面中去——当然要来真的,一定要跃进画面中——进入画面中以后,通过身临其境的对画面的细节进行细致的观察,在观察时采用六感的方法,这六感是指: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、心感(第六感、心灵感等),从而获得对画面的更深理解。
好,现在让我们以下面这张名为《吹响贝壳》的图为例。
让我们跃入此图,然后给自己一系列的问题,仔细回答,并且问题以六感分类:
视觉:
从画面的阴影来看,太阳来自哪个方向?是否有云层的遮挡? 画面人物的白色衣服是新买来的,还是穿了一段时间?穿了大约有多久? 草地的绿色证明这是什么季节? 河水够清澈么?有没有污染? 贝壳的纹路是怎么样的?象什么? 听觉:
贝壳的声音是怎样的? 是如泣如诉?还是婉转悠扬?还是快乐开心? 水击打岸边的声音是怎样的? 风的声音呢? 远处有没有其它的躁音? 触觉:
贝壳的触感是怎样的?上面有没有砂粒? 吹起贝壳的气流是怎样的? 那件白色衣报披在身上的感觉是如何?柔软?还是稍硬? 草地有多厚? 踏在上边的感觉如何? 水温如何? 嗅觉+味觉:
风中是否有水的潮湿味道?或者有海水的咸味? 是否有青草绿树的味道? 心感:
人物的情绪如何?是有一些忧伤?还是倦怠? 吹奏者的感觉如何? 后边的那些沉思默想的人到底在想什么? 是为亲人祈愿?还是想着今天的午餐? 那个靠近水边的男人,为何站得远离人群? 他是否在想念远方的恋人?
……
这一训练的重点在于,对于画面的切身感受,仿真实的感受,多角度感受。这有利于想象力的扩大,让创意的触角更敏锐。
在哥伦比亚的圣玛尔塔内华达山脉,阿尔瓦科印第安领导人Arwa Viku,在Sumapaz国家公园的Los Tunjos湖边用贝壳吹奏。
8、儿童牌收音机 “妈妈,你听,狗响了!”
“咱俩打棋吧!”
“老师要求我们都讲普通话,我又不是普通人,为什么要讲普通话呢?”
“女孩是妈妈生的,男孩是爸爸生的吗?”
以上这些妙语,都是孩子的语言。
童言童语总是那么鲜活,有趣,充满创造力、想象力,因而从儿童的语言可以学习到有趣的创意。
所以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题目,试着以孩子式的语言描述。
在那时,我们都把大脑的旋纽调到儿童这一波段,就可以有出人意料的妙语源源不绝地出现了。 题目:下雨 要求:以儿童的角度,描述下雨时的一切现象 现在就请开始吧
9、篡改习惯用语 蚊子买了一本东东枪的小黄书《俗话说》,大家都争抢着先睹为快。
书的手感不错,印刷质量好,比想象的厚。
内容也好,多为精巧段子。虽然网上都有,但如果写幽默广告,可以拿来做一下参考。
书中充满了东东枪式的妙语,许多都是网上流传N久的。
发现东东枪的常用手法,那就是:篡改习惯用语。如:
回床率,好词儿
我先脱了。您随意
贫僧是自东土大唐而来,专程去往西天拜佛求亲的
我一贱你就笑
你我皆烦人,剩在人世间
将客户睡服
对不起,你拨打的用户已结婚
经过这么一篡改,还真是翻新了词意,反映出了事物真实的另一面。 我们不妨也来试一下,篡改一下习惯用语。
请找到十个习惯用语,一一篡改之。 规则:可以语句不通,但求哗众取宠。
10、红色之旅 “红色之旅”的题目让你想到了什么?革命之旅?激情之旅?
你瞧,我们头脑里的标签又开始起作用了。
请去掉这个标签,我们这里所说的“红色之旅”,真的只是“红色之旅”而已。
这个训练是指在一段行程中,按主题寻找某个事物,比如寻找“红色”。
训练方法:利用上班或下班的时间,比如下班时间,那么就从走出办公室开始,留意哪里会出现红色,直到走入家门,训练停止。
这个训练的目的,是发掘出平时被我们的习惯所忽略的一些隐藏的事物。
做了这样的训练之后,我惊讶地发现,红色的事物如此之多,甚至到了令人崩溃的地步。
你也可以举一反三,在路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颜色,或事物,或字,同样会有新鲜的收获。
因篇幅原因,仅列出其中的10个方法 欲见完整50个创意训练方法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
作者:刘静锋和梁佐林 来源:广告百货(ID:storead) #文章来源于:刘静锋和梁佐林的博客
|